外語系關于組織開展2013年暑假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通知
一、活動目的
通過參加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尤其是作為我系師范專業的大學生,要深入了解基礎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新成果,站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前沿,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社會實踐能力奠定扎實的社會根基和實踐基礎。
二、活動內容
社會調查活動以開展教育調查為主,有條件的同學也可以開展其他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
1、選題:調查選題不宜過大,可以是對當前教育改革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或改革的成果進行專題性調查研究,也可以針對某一具體教育現象進行案例分析,只要反映教育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并能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或實踐思考就可。參考選題附后。
2、調查:主要根據選題的需要,設計調查問卷或訪談提綱,深入城市、農村中小學?;蚪逃姓芾聿块T或家庭,進行問卷調查或訪談。
3、撰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可以按照調查報告的規范格式要求撰寫,也可以是教育敘事式的記述與評議。
三、工作要求
1、全體學生一定要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促進自身成長的高度認識和對待此次活動。任何人不得抄襲或下載他人的調查報告或實踐活動報告,一經發現,將全系通報批評,學分以零分計。
2、下學期開學第一周上交調查報告打印稿1份。字數不低于3000字。
3、格式要求:封面、內容格式按照系內要求進行。1)正文部分:用小四宋體,行間距20磅。一級標題小四黑體。2)參考文獻:注明著作作者、名稱、引用頁碼、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或論文作者、題目、論文發表期刊名稱、期數。3)附錄部分:包括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等,用5號楷體。
四、教育調查報告的主要類型與撰寫說明
1.現狀調查報告。是比較系統地反映某地區、本學?;厩闆r的一種調查報告,可以包括優勢與不足兩個方面。
2.典型經驗調查報告。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總結工作中出現的新經驗,從而指導和推動某方面工作的一種調查報告。
3.問題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調查,澄清事實真相,判明問題的原因和性質,確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建議,為問題的最后處理提供依據,也為其他有關方面提供參考和借鑒的一種調查報告。
4.教育調查報告的撰寫。本次活動提供兩種類型調查報告的撰寫方法,供選擇:
(1)理論研究型調查報告
這是以學術研究為目的而撰寫的報告,它以收集、分類 、整理資料并提出問題、報告結論為特點。具體內容包括:題目、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與方法、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結論與建議等。
(2)實踐探索型調查報告
針對某個事情或問題撰寫的調查報告。它可以是針對教育發展中某一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概括,提出對策或建議;也可以是針對某一方面的經驗或典型做法進行分析說明,并總結概括出其一般的經驗或規律,進而提出推廣建議等。
外語系2013 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研課題參考選題
(一)教育
1.近年中小學教育的變化、存在問題、解決思路;2.近年來百姓對孩子高考態度的變遷;3.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狀況調查;4.互聯網與青少年成長與發展研究;5.校園安全知識調查及宣傳;6.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瓶頸問題的調查研究;7.各地解決中小學應試教育現象的舉措和實踐調查研究; 8.加強和改革中小學道德教育的典型調查; 9.關注農民工子女問題; 10.教育體制改革;11.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或心理健康情況調查;12.區域或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情況調查;13、中小學學科教學(如語文、數學、信息技術等某一學科)現狀調查;14、城市或農村家庭教育狀況調查;15、課堂教學改革成果的案例調查與研究;16、班主任工作案例研究;17、學習困難學生或特殊兒童的個案研究;18、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情況調查(總體的或學科的,也可以是校本課程的等);19、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情況調查;20、有關中小學生與網絡的調查;21、中小學生課外、校外活動情況調查;22、中小學生學習興趣、動機、能力等發展水平的專題調查。23.中等學校教育改革現狀及發展趨勢。 24. 中學師資隊伍現狀調查。 25. 中學生德、智、體現狀調查。 26. 優秀教師或教研室的先進事跡、教育教學經驗、教學改革試驗的調查。27. 中學生課程學習興趣及其原因。 28. 中學生課外學習的安排及效果。 29. 中學生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其原因。 30. 中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興趣及要求。 31. 中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狀況調查與研究。 32. 中學生學習動因的調查與研究。 33. 中學生學習方法的調查與研究。 34. 中學生學業負擔的調查與研究。35. 當代中學生的思想苦惱。 36. 當前影響中學生思想、學習的主要因素。 37. 促進后進生轉化的諸因素分析。 38. 良好班風的形成及其原因。39. 當代中學生心目中的優秀班主任。 40. 中學生心理特征調查與研究(如獨生子女、個體戶子女、留級生、優生、差生、班干部等。)
(二)青年研究
1.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 2.當代中國農村青年的生存狀態研究; 3.國企青年職工發展成才調研; 4.青年流動現象研究; 5.青年自發組織的調查研究; 6.特殊困難青少年群體的生活狀況與幫扶機制研究; 7.青年心理素質狀況調查與研究; 8.青年戀愛、婚姻、家庭生活狀況研究; 9.城鄉青少年交流工作探討;10.當代青年價值觀念與行為特征研究;11.青少年訴求整合、表達機制的研究;12.“新農村新青年”發展計劃研究;1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青年參與的研究;1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工作機制研究;1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青少年教育研究;16.青少年政策與法規研究;1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調查;18.青少年網癮戒除調查;19.承擔政府青年事務的途徑、機制研究;20.關于如何更好地發揮青年典型示范引導作用的研究。21.“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22.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況與身心發展情況研究23.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24.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畢業生擇業意向的影響調查25.大學生社會交往(適應)能力狀況調查26.大學生消費需求調查27.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調查28.大學生創業發展狀況調查29.大學生環保意識及其行為模式調查30.大學生志愿服務狀況調查
(三)經濟、衛生
1.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調查; 2.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 3.環境保護以及低碳生活的宣傳與調查; 4.就業與收入分配問題; 5.財稅、金融、價格等方面的問題; 6.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7.從對民營企業家的調查分析看成才之路的曲折性; 8.基層的衛生情況; 9.地區常見疾病; 10.當地群眾的衛生理念; 11.當地醫療條件; 12.地區衛生宣傳情況; 13.信息化對企業經營管理發展的作用調查研究; 14.資源、環境、生態保護和管理體制問題調查研究; 15.食品衛生安全監管體制、機制與狀況的調查研究; 16.醫療與藥品的監管體制、機制和現狀的調查; 17.醫療保障問題; 18.社會計劃生育及婚姻調查(地貧預防知識宣講); 19.災后重建情況調查(干旱原因的調查,汶川、玉樹災后重建調查等)。 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思路、新舉措的情況調查;
(四)法律
1.法律援助的實踐; 2.未成年人思想狀況和權益保護狀況研究; 3.青少年違法犯罪與預防研究;4.青少年權益保障工作研究;5.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問題調查研究;6.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7.我國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和創新調查研究;8.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有關法律研究。
(五)社會
1.農民生活保障;2.農民工子弟上學問題;3.私營企業勞資關系問題;4.各社會領域的發展變化及成就。5.農村發展現狀調研;6.農村義務教育問題;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農村基層組織建設;9.農村征地以及農民權益保護;10.農村文化建設調查;11.社會信任問題調查研究;12.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調研;13.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14.農民工閑暇時間支配狀況調查;15.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狀況調查及逐漸流失原因;16.社會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及政府政策的效果;17.近年來用工招聘方式的變遷、存在問題、解決思路;18.進城務工青年生活狀況與心態調查;19.社區人口老齡化情況;20.社區公共設施建設與安全保護措施。21.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社會建設研究22.城市化、小城鎮建設與城鄉統籌發展問題研究23.區域產業規劃、調整與發展調研24.城市社區建設實證研究25.新型傳媒與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研究26.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