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規范景區語言景觀英譯,講好紅色故事,7月9日上午,由副院長胡衛衛和輔導員常遠紅帶領的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漢陰縣進行實地調研。
調研第一站,實踐團隊來到了莊嚴肅穆的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前。在這里,大家肅立默哀,向革命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集體重溫入團誓詞。團隊參觀了雙河口古鎮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戰斗遺址,讓實踐隊員深受觸動,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決心。
走進雙河街巷,深入古鎮民居,隊員們與當地村民訪談,并發放了相關調研問卷,收集關于紅色文化及當地語言景觀英譯現狀的第一手資料。村民們講述的抗戰中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讓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在當地根深蒂固的影響力。通過實地調研語言景觀的英譯情況,實踐隊初步發現一些需改進的地方,為后續工作指明了方向。
隨后,實踐隊移步至三沈紀念館。在這里,隊員們領略了“三沈”(沈士遠、沈尹默、沈兼士)先生的學術成就與人格魅力。踏入沈氏家風家訓展覽館,近距離感受優秀家風家訓對于個人成長、家庭影響和社會進步的深遠影響。沈氏家族“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以及“勤學不輟、勇于創新”的治學態度,激勵著隊員們不斷前行。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發現當地語言景觀英譯存在錯譯、漏譯等現象。針對這些問題,胡衛衛、常遠紅與隊員們進行了相關探討,并提出指導意見。她強調,作為外語人,應肩負社會發展重任和使命擔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投身于紅色文化的弘揚工作,為地方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此次調研活動讓實踐隊員深刻認識到了紅色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性,也明確了自身專業能力提升的方向。未來,隊員們將秉持初心,以更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堅定信念,為規范漢陰語言景觀的英譯不懈努力,用青春與熱血書寫新時代外語人在紅色文化傳播領域的新篇章。
(撰稿/董曉悅、常遠紅 攝影/焦子桐 審核/肖紅香 發布/劉思晨)